close
陳景元
道士陳景元,字太虛,師號真靖,自稱碧虛子,建昌之南城人。師高郵道士韓知止,已而別其師,游天台山,遇鴻蒙先生張無夢,授祕術。自幼讀書,至老不倦。凡道書,皆手自校寫,積日窮年。初游京師,居醴泉觀,眾請開講。宋神宗聞其名,詔即其地設普天大醮,命撰青詞以進。既奏,稱善得旨,賜對天章閣,遂得今師名。
又改章服,累遷左右街副道錄。己卯,乞歸廬山葬親,詔賜白金助之,行李無他物,百擔皆經史也。所居以道儒醫書,各為齋館而區別之,四方學者果從其遊,則隨所類齋館相與校儼,於是人人得盡其學,所役二奴,日黃精、枸杞,馴而不狡,真有道之役也。大臣王安石、王珪喜與之遊。初歸廬山,與安石別,安石問其乞歸之意,景元云:本野人,而今為官身,有吏責,觸事遇嫌猜,不若歸廬山為佳。安石齣其語,書几間,曰:官身有吏責,觸事遇嫌猜。
野性難堪此,廬山歸去來。復書其後云:真靖自言如此。景元喜作正書,祖述羲之《樂毅論》《黃庭經》,下逮歐陽詢《化度寺碑》耳。年七十,沐浴改衣,鈞語長嘯一聲,正坐而逝。其語云:昔之委和,今之蛻質。非化非生,復吾真宅。世乃悟其尸解。有注《道經》二卷、《老氏藏室纂微》二卷、注《莊子》十卷、《高士傳》百卷、文集二十卷、《大洞經音義》、《集注靈寶度人經》,傳於世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