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此書的利行,從此,趙公明便從瘟神中除名,成為一位善神。然而,促使他登上財神之首寶座的,卻要完全歸功於明朝陸西星所著之《封神演義》。因為據作者考證,台灣以趙公明為主神的財神廟宇,大都援用了此書中有關於趙公明輔佐商殷抗周,不幸殉國,死而封神的故事記載。
雖然書中的元始大天尊,並沒有正式的封趙公明為財神。但其所率領的招財、納珍、招寶、利市等四部將,各個都是能使人發財致富的司財財神,而身居中路總管的趙元帥,在人們的心目中,自然是位腰纏萬貫、富甲天下的大財神了。
其實有關於趙公明司財的神職,《封神演義》倒沒有直接說明,,而是在《搜神廣記》中,記載趙公明職司「訟冤伸抑,公能使之解釋公平。買賣求財,公能使之宜利和合。」所以,民間早在元代,已流行「但有公平之事,可以對神禱,無不如意。」之詞,可見他司財的職能,基本上,在元代已在民間流傳了。
據清李調元所著之《新搜神記‧神考篇》載道:「蜀中俱禮祀壇神,巫家所供也,名曰黑虎玄壇趙公明。」蜀,乃四川省也。在四川,趙公明又被稱為「羅公」。羅本是彝族的自稱,其義為「虎」。該族崇拜老虎,所以,稱壇神為羅公,也就是尊稱趙公明為虎神。這與趙公明在《封神演義》中所述,說趙公明下山助紂時,遇一黑虎而收伏為座騎,多少有些關聯性。
總結趙公明初見於東晉干寶所著之《搜神記》。開始時,是位專索人命的瘟神、鬼帥,從晉代一直流傳到梁、金元。直到元代,民間傳說中的趙公明,才由瘟神、鬼帥,轉化為善神、福神,進而成為專司天下財富分配的專職財神爺。並且在清朝,因鄭和下西洋,平定外族,波斯國王、回族族群、爭相呈獻財寶以示友好,這財神一下又成了外來〈國〉〈或稱回族〉財神。祭祀時「因回族不食豬,所以每祀必以燒酒牛肉。」有關於財神爺源自外國,另有說法,或因隋唐時,中國與外通商較早者,為西域各鄰近地區國家,彼時,稱「大舍人」、「胡賈」等,皆以財富頗鉅而馳名,故有此說。此論點,尚待學者專家定論之。
近年來,兩岸文化交流頻繁,據桃園蘆竹「南崁五福宮」總幹事邱進賢稱:「民國九十四年七月間,敝人前往江西省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旅遊,因緣際會於參拜「玄壇殿」後,購買《道教祖庭》乙書,書中介紹趙元帥公明,乃陜西終南山人。頓覺有脈絡可循,遂於同年十月間,遠赴陜西省終南山北麓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查詢。發現玄壇元帥墓陵、祖廟均存。
另依據《華夏財神故里史廟簡說》及《周至縣誌》、《樓觀台詩傳》等刊載印證,並經敝人三次實地考證,有史有物,終於揭開玄壇元帥趙公明祖籍地之謎。」
如果南崁五福宮考證屬實,這對於研究財神趙公明來說,不諱是項重大突破。也能摒棄世俗對趙公明祖籍地之臆測,更對歷史學者所暢言之「趙公明為虛構之人物」論述,無不是項重大挑戰。
但無論真相如何?作者仍然堅信《妙法蓮華經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所云:「若眾生欲以何身得度之,觀世音菩薩即現該身而為說法。」或許趙元帥,誠如所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