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正史的典籍記載中,雖然並無趙公明其人。然而,在西元三四0年後,在各類的志怪小說中,陸續出現他的名字。最早出現於東晉干寶〈西元二九九─三五六年〉所撰的《搜神記》中。但那時,他還不是財神,而是上帝手下的一名天將,曾被派往凡間,率領數萬部下,負責索取人命。


梁代道士陶弘景〈字通明,西元四五六─五三六年〉撰《真誥》一書時,書中載曰:「天帝告土下冢中直氣五方諸神趙公明。」這時的趙公明,成了職司土下冢中之事、掌五方之氣的五方神其中之一尊了。


此後,趙公明的名字,未再出現在其它文獻記載。直到元朝初年,才在一些神仙傳記當中,突然現身。元秦子晉所著之《新編連相搜神廣記》、徐道之《歷代神仙通鑒》、明王世貞所編之《列仙全傳》、道藏本《搜神記》、闕名的《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、陸西星所著之《封神演義》等著作中,陸續脫穎而出。


在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‧卷四》中的趙公明,是五瘟神之一。卷中載道:


「昔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,有五力士現於虛空三五丈,身披五色袍,各執一物。帝問於太史張居仁。居仁奏曰:『此乃五方力士,於天為五鬼,在地為五瘟。春瘟張元伯、夏瘟劉無達、秋瘟趙公明、冬瘟鍾士貴、總管中瘟史文業。如現之者,主其國有瘟疫之災』。其年國中病死者眾,帝乃立祠,於 六月二十七日 詔封五方力士為將軍。隋、唐皆用 五月五日 祭之。後匡阜人遊至此祠。即收伏五瘟神為部將也。」


而在《列仙全傳》中,他又從五方瘟神,突然變成了部鬼帥:「時有八部鬼帥,各領鬼兵,動億萬數,周行人間。劉無達行染病、張元伯行瘟病、趙公明行下痢、鍾子季行瘡腫、史文業行寒瘧、范巨卿行酸瘠、姚公伯行五毒、李公仲行狂魅赤眼,虛毒嘯禍,暴殺萬民,枉夭無數。」


但在傳說趙公明為瘟神的同時,民間卻有另一種傳說,稱他是「除瘟剪瘧,保命禳災」的吉祥神。這種說法,見載於元人秦子晉的《搜神廣記》‧「趙元帥」之中,書云:


「趙元帥姓趙諱公明,終南山人也。自秦時避世山中,精修至道,功行圓成。奉玉帝旨召為神霄元帥,按元帥乃皓庭霄度慧覺昏梵氣化生,其位在乾,金水合氣之象也。頭戴鐵冠,手執鐵鞭。面黑而鬍鬚,北氣也。跨虎者。金象也。體則為道,用則為法,法則非雷霆無以彰其威。


太華西台之府,乃元帥之主掌。而歸以金輪稱。元帥上奉天門之大全,策役三界,巡察五方,提點九州,為值殿大將軍,為北極侍御史。


漢祖天師修煉大丹,龍神奏帝請威猛神吏為之守護。由是元帥上奉玉旨,授正一玄壇元帥。元帥飛升之後,永鎮龍虎山。厥今三元,開壇傳度,其趨善建功謝遇之人,及冥頑不化者,皆元帥掌之。


部下有八王猛將,以應八卦。有六毒大神,以應天、地、年、月、時等六煞。五方雷神,五方猖兵,以應五行。二十八將,以應二十八宿…。


故其聖號為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、五方巡察使、值殿大將、雷霆副元帥、北極侍御史、二十八宿大總管、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敕法趙元帥。」


其封號甚多,但流傳至今,惟有「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元帥」,最為响亮。趙公明又稱趙玄壇,其源由於為張天師鎮守丹室而來。其職責除了鎮守丹室〈玄壇〉,尚有「驅雷役電、呼風喚雨、除瘟剪疫、保命禳災,訟冤伸抑,使之公平、買賣求財、能使之宜利和合」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天道母元君 的頭像
    九天道母元君

    九天道母元君諮詢網-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