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官武財神趙公明


一、考證


天官武財神趙公明,又稱之為「中路財神趙元帥」、「玄壇趙元帥」、「趙玄壇」、「玄壇爺」、「銀主公」、「玄壇 趙天 君」、「 趙天 君財神爺」、「和合大將軍」、「感應大將軍」、「 伏虎神 君」、「寒丹爺」、「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」、「恩主公主」、「天官賜福武財神」、「靈霄五大監壇大天君正一玄壇大天君」、「上清如意金輪院正一玄壇趙元帥」。


據晉陶潛所著之《搜神後記》所載:「趙玄壇,秦代人,得道於終南山。」相傳趙公明又名趙玄壇,是陜西終南山人氏,在秦末天下大亂時,為躲避戰亂而隱藏到終南山中,獨自潛修苦練,終於得道成仙。


據道教《典籍實錄》記載,趙公明又名趙光明,是「日精」,在上古時代,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人間為害,後來被后羿射下九個,皆因不甘受戳,都在青城變成九個鬼王,其中八鬼王聯合發病害人。只有一個變成為人,此人即趙公明。天師張道陵修練仙丹時,邀請其守護丹室,後又受命守護玄壇。玉皇大帝得知其功果,將他召至天庭,封為天將。是道教的四大護法神之首,號稱「神霄元帥」,也稱「玄壇元帥」。


又《列仙全傳》中云:「趙公明為八部鬼帥,周行人間,暴殺萬民,太上老君命張天師治之。」俗傳趙公明因畏寒,故又稱為「寒丹爺」,每於上元夜遊巡境時,民眾皆燃放鞭炮,為其驅寒暖身。


根據記載,趙公明最早出現於干寶的《搜神記》中:「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、鍾士季,各督鬼下取人。」梁朝陶弘景在《真誥。協昌期》中,記載說:「天帝告土下冢中直氣五方諸神趙公明等,某國公位甲乙年如千歲,生值清真之氣,死管神宮,翦身冥冥潜寧冲虛,辟斥諸禁忌,不得妄為害氣。」


可見趙元帥起初亮相時,其身份是為冥神、瘟神之類,一點也看不到珠光寶氣。人們避之唯恐不及。所以在隋唐之後,有人將他列為五瘟神之一,充滿肅殺之氣。即使在明代利行的《列仙全傳》中,還是不改其本。但助張天師守護丹室,這才由反面形象,向正面過渡。


直到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問世,后世所見的趙公明形象,才基本上由負轉正。據該書所云:「趙公明,終南山人,頭戴鐵冠,手執鐵鞭,面如黑炭,鬍鬚四張。跨黑虎,授正一玄壇元帥。能驅雷役電,呼風喚雨,除瘟剪瘧,袪病禳災。如遇訟冤伸抑,能解釋公平,買賣求財,宜利合和,無不如意。」從此,趙公明搖身一變,直接由一瘟神、凶神,而成為一位福神、財神。正應了老子其「物極必反」、「否極泰來」之理。


然而,真正使趙公明名揚四海、聲譽遠播,獨居財神首席的,還得歸功於明陸西星所著之《封神演義》,此書對民間的信仰影响頗巨。趙公明的出現,載於第四十六回「廣成子破金光陣」。當太乙真人破了聞太師所設的「化血陣」後,聞太師氣冲斗牛,神目光輝,鬚髮皆豎。回進老營,獨自尋思,無計可施。忽憶起峨嵋山羅浮洞趙公明。乃親自乘騎黑麒麟,掛金鞭,往羅浮洞來。邀請其前來助陣。趙公明遂下山助紂抗周。


 


 


據《封神演義》所述,趙公明本是皓庭霄度天慧覺昏梵氣所化生。原在峨嵋山羅浮洞修道,商朝末年,周文王聯盟各方諸侯,以姜子牙為師,統率三軍,征討 暴 君紂王。趙公明受聞太師託付,帶著陳九公和姚少司兩位弟子急遁下山,以助紂王戰周。途中降伏一頭神猛黑虎,收為坐騎。趙公明法力高強,接連打敗了姜子牙麾下數員戰將。燃燈道人與其對陣,被趙公明所祭起之定海珠所逼,急往西南方逸去。趙公明卻緊追不捨,正危急間,忽遇五夷山散人蕭升、曹寶,見燃燈老師被欺逼太甚。急出手相助。


趙公明發鞭打來,二道人急以寶劍來迎。鞭來劍去,宛轉抽身,未及數合。公明把縛龍索祭起,來拿二位道人。蕭升一見此索,急忙自豹皮囊取出一個金錢,有翅,名曰:「落寶金錢」。也祭起空中,只見縛龍索跟著金錢落在地上。曹寶忙將索收了。公明見收了此寶,又取定海珠祭起于空中,只見瑞彩千團打將下來。蕭升又發金錢,定海珠隨錢而下,曹寶忙將定海珠搶了去。


公明見失了定海珠,氣得暴跳如雷,急祭起神鞭,蕭升見狀,又發出金錢,焉知鞭是兵器,不是寶,如何落得,一下正中蕭升腦門,打得迸出腦漿,一道魂魄,逕往封神台而去。後受封為「招寶天尊」,乃偏財神,為五路財神之一尊也。


曹寶隨後奉然燈道人之命,去破紂營所設「十絕陣」中之一的「紅水陣」。紅水陣乃封神榜上有名的雷部二十四正神護法天君中的 王變天 君坐鎮。曹寶入陣後,與 王天 君一言不合,大打出手。未及數合, 王天 君急將一葫蘆水震破,紅水平地湧來,其水一點粘身,四肢化為血水。曹寶被水粘身,四肢皮肉頓時化為血水,只剩道服絲縧在。一道靈魂也往封神台而去。同受封於趙公明麾下,為五路財神中之一的「納珍天尊」,亦作偏財神。


再說趙公明打死蕭升,燃燈道人怕曹寶有傷,忙將乾坤尺祭起,公明不曾提防,被乾坤打得幾乎墜虎,大呼一聲,撥虎往南去了。回進大營,懊惱不已,忽憶起碧霄、雲霄、瓊霄三位妹妹,於是乘虎駕風雲而起,來到三仙島。欲向三位娘娘借寶。碧霄娘娘要借,雲霄娘娘不從。只得大聲嘆氣,起身作辭。


回程時,途中遇見菡芝仙,菡芝仙見公明垂頭喪氣,問明原因,或因宿業所召,劫數難逃,菡芝仙竟曰:「豈有此理!一家不借,何況外人。」遂力挺公明,折返仙島,同三位娘娘理論。碧霄娘娘在旁,一力贊助。公明遂如願借得金蛟剪。重返戰場,指名挑戰燃燈道人,欲討回縛龍索和定海珠。燃燈不從。公明就將金蛟剪祭起,燃燈不敵,捨下坐騎,借木遁而去。可憐那坐騎梅花鹿,被金蛟剪一閘兩斷。


燃燈逃回周營,眾仙接著,問金蛟剪的原故。眾道人聽說分明,俱各心寒。共議將以何法治之。正議間,帳外來了西崑崙閒人陸壓,自稱欲在西歧伏公明。眾大喜。次日,公明乘虎,欲戰燃燈,陸壓逕至軍前,接受挑戰。公明將金蛟剪祭起,陸壓見勢頭不好,急化成一道長虹而去。原來陸壓並不是要與公明會戰,實看公明形容,好用「斬魂法」釘頭七箭書,射殺趙公明。


陸壓回營後,暗囑姜子牙依計在西歧山立一營,營內築一臺,紮一草人,草人身上書寫趙公明三字,頭足各點一盞燈,步罡斗,書符結印梵化,唸動咒語,一日三次禮拜,至二十一日之時,當親於午時,助子牙取公明性命。


姜子牙領命,前往歧山,暗出三千兵馬,築起將臺,安排停留,紮一草人,依方製度。披髮仗劍,腳步罡斗,書符結印,連拜三十五日,把公明只拜得心如火發,意似油煎,走投無路。半個月後,公明越覺昏沉,奄奄一息。


聞太師頗覺蹊蹺,連忙排香案,親自拈香,搜求八卦。得知原委,大驚。急命陳九公、姚少司借土遁暗往歧山,將「釘頭七箭書」搶回,以救公明。二人領命,速往歧山。果見子牙正在施法術,趁著子牙專心禳祝之際,一把抓了箭書,似風雲而去。


 


 


子牙聞得响聲,急抬頭看時,案上箭書早不見了。正憂慮之間,哪吒來到,見狀,知其原故,即登上風火輪,追趕此書。楊戩回營途中,只見一陣風來,甚是古怪,立刻變化成聞太師模樣,並將四周變成紂營一般。陳九公與姚少司未加辨識,以為回到老營,按下土遁,逕入中軍帳向聞太師覆命。當兩人呈繳箭書後,才發覺有異,倉促應變。夤夜交兵,殺得天慘地昏,鎗劍之聲,不絕於耳。


正戰之際,只見空中風火輪响,哪吒聽得兵器交加,落下輪來,搖鎗來戰。陳九公、姚少司那裡是楊戩對手,況又有接戰之人。哪吒奪勇,一鎗把姚少司刺死。楊戩把陳九公捅上一鎗,正中脇下。二人靈魂俱往封神台去了。陳九公其魂後受封為「招財使者」。姚少司其魂則受封為「利市仙官」,兩人皆為五路財神之一,是為偏財神。


聞太師等搶書回來報喜,久候不至,方知陳、姚二人死於途中。公明得知,知命已該絕,悔不當初。太師心如刀割、淚流滿面,無計可施。子牙在歧山拜了二十一日,七箭書已拜完。陸壓於午時初刻,來到壇前,揭開花籃,取出小小一張桑枝弓,三支桃花箭,命子牙射草人,先射左目,再射右目,三箭劈心一箭。


這成湯營裡,好一個大羅仙趙公明,卻被陸壓用計,拜得如俗子病夫一般,可憐講什麼五行遁術,說不起倒海移山,只落得一場虛話,大家淚眼相對,嗟嘆不已。忽聽得公明大叫一聲,把左眼閉了。聞太師一把抱住公明,哭聲甚慘。又一聲慘叫,右眼接著閉了。眾神將頓足捶胸,嚎啕大哭。再聽公明一聲震天悽厲叫聲,只見他頓時死於非命。聞太師見狀,放聲大哭。命人用棺槨盛殮,停於後營。公明一道靈魂,逕向封神台而去。


武王伐紂成功後,為安撫兩軍陣亡將士,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,按玉符金冊封神。擇定吉日在封神台上張掛封神榜,擺設香案,論生前功過之輕重,循資品之高下,追封八部正神。趙公明被追封為「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」之神,率領部下四位正神,分別是招寶天尊蕭升、納珍天尊曹寶、招財使者陳九公、利市仙官姚少司。負責司財,迎祥納福的神職。也就是后人所稱的「五路財神」。而五神之首的趙公明,也因此被尊奉為「武財神」。


趙公明受封之后,職司招財進寶,迎祥納福,從此,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,當了財神爺。因其職司財富,能使人財利和合、發財致富。這正符合世人追求財富的願望,所以民間廣泛地敬奉起趙公明。而他原來做為冥神、瘟神、鬼帥的過程,日漸淡忘。現在民間所供奉的武財神趙公明,大都頭戴纓盔,身披烏油甲,外罩戰袍,左執金印,右執金鐧〈或單手執鞭、或單手執金鐧〉,目圓濃鬚,黑面朱唇、身跨黑虎。神貌威武,凜然正氣,威儀顯赫。其周圍常附有聚寶盆、大元寶、寶珠之類,更加強了財源茂盛的效果。


又據《辭海》載曰:「趙玄壇,俗所祀之財神,其像為黑面,而又長滿濃鬍。武裝,手還輒鞭,身跨黑虎。相傳姓趙名公明,秦時得道於終南山,封正一玄壇元帥。」


或因《集說詮真》之影响,有人還杜撰趙公明是三國時,蜀國大將趙子龍的堂兄弟。《浙江誌》云:「財神姓趙名朗,字公明,趙子龍之從兄弟也。」實屬子虛烏有。更有趣的是,近代人認為趙公明是回人,供奉時,只能用牛或羊肉。據《清嘉錄》載記:「 三月十五日 為元壇神誕辰,謂神司財,因能致人於富,故居人多塑像供奉。又謂:神回族,不食豬,所以每祀必以燒酒牛肉,俗稱齋元壇。」這可能是源于古中國和阿拉伯、波斯人的商業往來,以及「回回進寶」的俗語。胡人識寶,善作生意,故有此論述。


《清嘉錄》所提「元壇」一詞,亦作如此解釋說:「北周庾信黑帝雲門舞歌;北辰為政,元壇,北方色黑。元壇,即鄭康成周禮注所云『北郊之壇』也。稱曰元《玄》壇,蓋以所祭之地名也。」


所謂「回回」進寶俗語,實則出自川劇中的「五穀豐登」及「財源軸輻」。劇中均有「西域善善國王」、「波斯神」、「回回」獻財進寶情節。考其原由乃明鄭和下西洋時,所經之處,各國均派出使者,呈獻財寶,以示友好。


清朝江吳一帶民間習俗,在於 三月十五日 這天,以燒酒牛肉祀元壇,稱之謂「齋元壇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天道母元君 的頭像
    九天道母元君

    九天道母元君諮詢網-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