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庭秋


  唐末有狂道士,不知何許人,又晦其名氏。遊成都,忽詣紫極宮,謁杜光庭先生,求寓泊之所。先生諾之而不與之,見道士日貨藥于市,所得錢隨多少沽酒飲之,惟唱感庭秋之詞,其意亦感蜀之將亡,如庭秋之衰殺。然人未之曉,但呼為感庭秋道士。凡半年,亦不知其異。一夕大醉歸,夜將闌,尚聞唱聲愈高。


有訝之者隔戶窺之,見燈燭綵誘,筵具器皿,羅列甚盛,狂道士左右二青童立侍,時酌酒而唱。窺者具以白先生,乃款其戶曰:光庭量識膚淺,不意上仙降鑒,深為罪戾。然不揆愚昧而匍匐門下,冀一拜光靈,以消塵障。道士曰:何辱勤拳之若是,當出奉見。乃令二童收筵具器皿及陳設致於前,疊之則隨手而小如符子狀,置冠中。又將二童按之如木偶,可寸許,入置冠中。及啟戶,先生圻然而入,但空室而已。


先生乃下拜問道,道士曰:子之行業未至,更宜修煉真心。今遺子三隻酒杯、玉燭二條,此杯者,南海蟠桃之核也,大小如盞,以物擊之,清聲如金。其上紋彩鑽如百花,霞光透明,內外瑩白。收此為信,更候三年方得際會。言訖化一道火光,乘空而去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