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寶大天尊,尊稱為「上清高聖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」,又稱「太上道君」、「大道君」。
《洞真大洞真經》載:「上清高聖高太上大道君者,蓋二晨之精氣,慶雲之紫煙。玉暉煥耀,金映流真。結化含秀,苞凝玄神。寄胎母氏,育形成人。字上開元。母妊三千七百年,乃誕於酉那天鬱察山浮羅獄丹玄之阿。」「於是受錄紫皇,受書玉虛,眺景上清,位司高仙,為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。」
相傳祂以《靈寶經》十部傳世,是故在道教中尊稱「靈寶天尊」,居於上清仙境,乃道教三位超級天神之。與元始天尊、道德天尊同列。
據《雲笈七籤》所述,道家由肇,起自無先,垂跡應感,生乎妙一,從乎妙一,分為三元,又從三元,變成三氣,又從三氣,變生三才。三才即滋,萬物斯備。其三元者,第一混洞為太無元。第二赤混太無元,第三冥寂玄通元。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。從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。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。…靈寶君治在上清境,即禹餘天也,其色元黃。此三君各為教主,即是三洞之尊神也。
靈寶天尊拖胎降生,及長悟道真,坐于枯桑之下,精思百日。感動元始天尊下降,授祂十部《靈寶經》之後,帶領祂遊覆十方,宣示道義,度化天人,並委付經法予道君,則又賜道君太上之號。道君於是廣宣道法,傳乎萬世。
傳說,靈寶天尊授「靈寶五府真文」予帝礐,奉受供養,法錄因此流傳於世。帝礐成仙,封於鍾山。到了夏禹登位,巡狩鍾山時,得到帝礐所封之「靈寶真文」。依法修行,故治水時有神仙力,能鑿龍門,通四瀆。天下所有川流盡得疏導。功畢,九州俱安。禹在登仙之前,將靈寶真文,封於包山洞庭之寶,用於鎮守北嶽。
春秋時,吳王闔閣得之。但是吳王侈性慢易,對於道教科律起了不敬之心。「靈寶真文」遂飛上天去,不知所綜。後其子夫差即位。登勞山復而得之,不敢怠慢,誠心敬崇供養。
最後,到了東晉時期,《靈寶經》為丹陽葛氏家族傳播。而流傳後世。後世,坊間又出現了各類不同版本的《靈寶經》經文書籍,相信應是道教徒為了提高靈寶天尊的地位。而各自表述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