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太上下知有之。”知道,上知也。知也惡事,下知也。雖有上知,當具識惡事,改之不敢為也。“其次親之譽之。”見求善之人,曉道意,可親也。見學善之人,勤勤者,可就譽也,復教勸之,勉力助道宣教。“其次畏之。”見惡人,誡為說善,其人聞義則服,可教改也。就申道誡示之,畏以天威,令自改也。“悔之。”為惡人說善,不化而甫笑之者,此即芻茍之徒耳,非人也。可欺侮也,勿與語也。“信不足,有不信。”芻茍之徒,內信不足,故不信善人之言也。“猶其貴言,成功事遂。”道之所言,無一可棄者。得仙之士,但貴道言,故輒成功事遂也。“百姓謂我自然。”我,仙士也。百姓不學我有貴信道言,以致此功,而意我自然,當示不肯企及效我也。
“大道廢,有仁義。”上古道用時,以人為名,皆行仁義,同相像類,仁義不別。今道不用,人悉弊薄,時有一人行義,便共表別之,故言有也。“智慧出,有大偽。”真道藏,耶文出。世間常偽伎稱道教,皆為大偽不可用。何謂耶文?其五經半入耶,其五經以外,眾書傳記,屍人所作悉耶耳。“六親不和,有孝慈。”道用時,家家慈孝,皆同相類,慈孝不別。今道不用,人不慈孝,六親不和,時有一人行慈孝,便共表別之,故言有也。“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”道用時,帝王躬奉行之,練明其意以臣庶,於此吏民莫不傚法者。知道意,賤死貴仙,竟行忠孝,質樸愨端,以臣為名,皆忠相類不別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