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《能靜觀音》
能靜觀音,乃佛教徒依據《法華經‧普門品》之「若有百千億眾生,為求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、真珠等寶,入於大海,假使黑風吹其船舫,漂墮羅剎鬼國。其中若有乃至一人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人等,皆得解脫羅剎之難。」經文的象徵代表也。亦即三十三體觀音之一尊也。
此尊之形象,有佇立或坐在海邊的岩石上,作寂靜沉思狀。身著天衣,首上高髻,髻上有化佛,瓔珞釧鐶,嚴飾其身。雙手置於岩石案上。
能靜觀音,具有力挽狂瀾、拯救海難的大神力。能靜一詞,是指能使海浪平靜,及使眾生心性得以清淨。其靈驗事蹟,依據《普陀山志》記載。
宋徽宗崇寧年間,戶部侍郎劉達,給事中吳 ,一同出使高麗國。至群山,經四晝夜,月黑雲翳,冥濛不知所向,船長大為驚怖,遙叩普陀,口誦觀音名號,不一會,只見神光滿海,如同白晝,遠遠看見招寶山方向,遂得平安登岸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