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黃知微
黃知微,字明道,廬山太平興國宮道士也。稟性沖淡,賦形豐偉。宋神宗元豐問,充知殿,奉香火。一日潛山體道先生崔君來訪,因語泥丸萬神,刀圭一粒之妙,遂授一九谷神之道,金液淪景之旨。從此若佯若蹶,散誕靡常,時人呼為黃風子。遂自賦黃顛歌 載本傳。 性嗜酒,每醉則浩歌,歌罷顛狂。
常在宮前朝真橋上疾聲大呼,若有所呵。一納百結,裸露不顧。隆冬盛夏,恬無寒暑。士夫問有施惠者。隨手散去。或居山問,或遊城市,常挈兩布囊,每遇餅餌藥物之屬,雜貯囊中,了無穢氣,號日錦香。時有大雪,林壑變白,獨先生所居之屋無雪。常指室傍壁罈示人曰:此吾游蜀之路也。初不知書,所談多史傳。素不能文,而所出皆高妙之句。猴溪蔡子高、司馬知白、崔風子、高赤腳,皆與交遊。徽宗崇寧末年,逾九十,貌若處子,肌膚如玉。
狂態如初,酒量不臧。宣和末詔徵,不起。有司強之,至九江,曰:今二天子矣。我往何為?繼而淵聖登極,赦至本宮。未回祿日,先生於採訪殿揭梵殖蒿,曰:明年了來。次年韓世清賊馬果焚宮庭,乃殖蒿之日也。談人禍福,歷歷皆驗。先生羽化,痙于宮側,後數年,有自蜀中回者,曰:黃風子今在蜀,昨於成都相會,寄家書在此。眾疑之,開械,乃是喪亂後所存道士姓名。於是發棺視之,惟衣履在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