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沈東老

  昊興之東林沈東老,能釀八仙白酒。一日有客自號回道人,長揖於門曰:知公白酒新熟,遠來相訪,願求一醉。宋神宗熙寧元年八月十九日也。公見其風骨秀偉,堂然起迎。徐觀其碧眼,有光。與之語,其聲清圓,於古今治亂,老莊浮屠之理,無所不通,知其非塵埃中人也。因出酒器十數,於席問,公曰:聞道人善飲,欲以鼎先為壽,如何?道人曰:飲器中惟鐘鼎為大,屈卮螺杯次之,而梨花蕉葉最小,請戒侍人,次第連斟,當為公自小至大以飲之,笑曰:有如顧愷之食蔗,漸入佳境也。又約周而復始,常易器,滿斟於前,笑曰:所謂杯中酒不空也。


酒至前即盡飲,更相酬勸。道人因命東老鼓琴,乃浩歌而和之。又嘗圍棋以相娛,止弈數子,輒拂去,笑曰:柢恐棋終爛斧柯。道人自日中至暮,已飲數斗,無酒色。是夕月微明,秋暑未退,蚊虻尚多,侍人秉燭驅拂,偶滅一燭。道人乃命取竹枝,以餘酒嚶之,插於遠壁,須臾蚊納盡趨壁問。所飲之地,灑然無有。東老欲有所叩,請學驅蚊之法。道人曰:且飲,小術烏足道哉。聞公自能黃白之術,未嘗妄用,且篤於孝義,又多陰功,此予今自所以來,尋訪而將以發之也。東老因叩長生輕舉之衛,道人曰:以四大假合之身,未可離形而頓去,惟死生去住為大事,死知所住則神生於彼矣。


東老攝衣起謝有以諭之,道人曰:此古今所謂最上極則處也。此去五年,復遇。今日公當化去,然公之所鍾愛者,子偕也,治命時不得見之。當此之際,公亦先期而知,謹勿動念,恐喪失公之真性,東老頷而悟之。飲將達旦,則瓷中所釀,止留糟粕而無飲瀝矣。道人曰:久不留浙中,今日為公而來,當留詩以贈。因擘席上榴皮,畫字題于庵壁,其色微黃,漸加黑。詩云:西鄰已富憂不足,東老雖貧樂有餘。白酒釀來因好客,黃金散盡為收書。


已而告別東老,啟關送之,天漸明矣。握手並行,笑約異時之集,至舍西石橋今名回仙橋,道人先度乘風而去,莫之所適。後四年中秋之夕,東老微恙,乃囑其族人而告之曰:回道人曩年問此月十九日,嘗誦予曰:此去五年復遇今日,當化去。意在明年,今乃熙寧之五年也。子偕又適在京師干薦,道人之言,其在今日乎。及期,捐館,凡道人所言皆驗 今湖州有回仙觀,仙邊存焉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天道母元君 的頭像
    九天道母元君

    九天道母元君諮詢網-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