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海之外,普天之下,所有國土,不啻億兆,奇珍異寶,比出之,皆不如中原,天垂經教,治國治身之術,為之大備,屢有奇人,成道升天耳。山東河北,天下美地,多出嘉禾美蔬,魚鹽絲繭,以給四方之用。自古得之者為大國,所以歷代有國家者,惟此地耳。今民有兵火相繼,流散未集,宜差知彼中仔細事務者,能幹官,規措勾當,與免三年稅賦,使軍國足絲帛之用,黔黎獲蘇息之安。一舉而兩面三刀得之,茲亦安民祈福之一端耳。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。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昔軒轅皇帝,造弧矢,創兵革,以威天下。功成之際,請教于仙人廣成子,以問治身之道。廣成子曰 :‘汝無使思慮營營,一言足矣。'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夫人之未生,在乎道中,不寒不暑,不饑不渴。心無所思,真為快樂。既生而受形,眼觀乎色,耳聽乎聲,舌了乎味,意慮乎事,萬事生矣。古人以心意莫能禦也,故喻心為猿,意為馬。其難制可知也。古人有言曰:‘易伏猛虎,難降寸心。'乃成道升天之捷徑耳。道人修真煉心,一物不思,如太虛止水,水之風息也,靜而清,萬物照之,燦然悉見。水之風來也,動而濁,何能鑒萬物哉?本來真性靜止水,眼見乎色,耳悅乎聲,舌嗜乎味,意著乎事,此數者續續而疊舉,若飄風之鼓浪也。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夫神為子,氣為母。心為氣經,目為淚經,鼻為膿經,舌為津經;外為汗經,內為血經;骨為髓經,腎為精經。氣全則生,氣亡則死;氣盛則壯,氣衰則老。常使氣不散,則如子之有父母,氣散則如子之喪父母,何怙何怙?夫神氣同體,精髓一源,陛下試一月靜寢,必沉精神情爽,筋力強健。古人云:‘服藥千朝,不如獨臥一宵。'藥為草,精為髓去髓添草有何益哉?譬如囊中貯之金,旋去金添鐵,久之金盡,囊雖滿,空遺鐵耳。服藥之理,夫何益乎?古人以繼嗣之故,娶婦而立家,先聖周公、孔子、孟子各有子,孔子四十而不惑;孟子四十而不動心。人生四十以上,氣血已衰,三季度或之在色也。陛下聖子神孫枝葉蕃盛,宜保養戒欲,為自計耳。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經旨太多,請舉其要,天地之生人為貴是故人身難得,如牛之角,萬物紛然,如牛之毛,既獲難得之身,宜趨修真之路,作善修福,漸臻妙道。上至帝王,降及民庶,尊卑雖異,性命各同耳,帝王悉天人謫降人間,若行善修福,則升天之時,位踰前職,不行善修福,則反是。天人有功微,行薄者,再令下世,修福濟民,方得高位。昔軒轅氏天命降世,一世為民,再世為臣,三世為君。濟世安民,累功積德,數盡升天,而位尊于昔。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間聲色衣食,人見以為娛樂,此非真樂,本為苦耳。世人以妄為真以苦為樂,不亦悲哉?殊不知天上至樂,乃真樂耳。余儕以學道之故,棄父母而棲岩穴,同時學道四人,曰:邱,曰:劉,曰:譚,曰:馬,彼三人功滿道成,今已升化。余辛苦之限未終,日一食一味一盂,恬然自適,以待乎時。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陛下本天人耳,皇天眷命,假手我家,除殘去暴,為元元父母。恭行天罰,如代大匠斫,克艱克難,功成限畢,即升天復位,在世之間,切宜減聲色,省嗜欲,得聖體康寧,睿算遐遠耳。庶人一妻,尚且損身,況乎天子,多畜嬪禦,寧不深損乎?陛下宮姬滿座,前聞劉仲祿中都等,揀選處女,以充後宮。竊聞道經雲:‘不見可欲使心不亂。'既見之戒之則難,願留意焉。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天生二物,曰:動、曰:植。草本之類為植,植而無識,雨露沾濡,自得生榮。人物之屬為動,動而有情,無衣無食何以卒歲?必當經營耳。旦夕雲為身口為累故也。夫男陽也,屬火,女陰也,屬水,惟陰能消陽,水能克火。故學道之人首戒乎色。夫經營衣食,則勞乎思慮,雖散其氣,而散之少,貪婪色慾,則乎精神,亦散其氣,而散之多。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長春祖師語錄


玄風慶會錄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或問曰:“能仁謂之釋迦,如何是仁體?”師曰:“仁者生也。一點生機鳥啼花放,山色波光,俱為造化含之,皆為真地。舒之儘是陽春。一念不生為仁體,萬念皆圓為仁用。空則化,圓則通,通則四維上下虛空,往古來今,不外吾腔子矣。不特地獄餓鬼畜牲可憫,直視夫人亦為雪涕。回視多生眷屬,多生冤仇,俱在慈光覆蔭之中,到此方是能仁,方證如來果位。今從一枝一節起見,皆非大道。”曰:“弟子于靜中覺得大千如一室,萬劫如一時光景,可以謂之仁乎?”師曰:“總不在擬議得之。心上實實行去,可也。今日天氣清和,晴光正好可各行樂,無負良辰。況明師勝友,樂莫大焉。發揮精神,百病不生,即此也,是仁用。”師示眾曰:“吾宗惟貴見性,而水火配合其次也,大要以息心凝神為初機,以性明見空為寶地,以忘識化障為作用,回視龍虎汞鉛,皆法相而不可拘執,反此便宜為外道,非吾徒也。”


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