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有愛則有惡,以至喜怒哀樂,莫非情也。若不能出得情,又安得入道?
父子之愛,可謂重矣,而達人亦不以為累,如《列子》載“東門吳”是也。惟其無親,是謂至親。視天下之老,皆吾之老;視天下之幼,皆吾之幼。物皆吾屬,同仁一視,非至親耶?
故莊子有雲:“至仁無親。若親其所親,則有所不親。愛其所愛,則有所不愛矣。”此世俗之情耳。為道之士,要當反此。凡世之所愛,吾不為甚愛;世之所惡,吾不為甚惡。雖有喜怒哀樂之情,發而能中其節,而不傷吾中和之氣。故心得其平常,平常則了心矣。
有雲:“佛性元無悟,眾生本不迷。平常用心處,只此是菩提。”道本無為,惟其了心而已。治其心得至於平常,則其道自生。譬如治田,除瓦礫,剪荊榛,去其害苗者,依時如法布種于中,不求於苗,而苗自生矣。故曰:“道本無為,惟其了心而已。”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