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別駕言:「汝但誦偈,吾為汝書。汝若得法,先須度吾
,勿忘此言。」
惠能偈曰: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
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
書此偈已,徒眾總驚,無不嗟訝,各相謂言:「奇哉!
不得以貌取人,何得多時,使他肉身菩薩。」
祖見眾人驚怪,恐人損害,遂將鞋擦了偈,曰:「亦未
見性。」眾以為然。
次日,祖潛至碓坊,見能腰石舂米,語曰:「求道之人
,當如是乎?」乃問曰:「米熟也未?」
惠能曰:「米熟久矣,猶欠篩在。」
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。惠能即會祖意,三鼓入室;祖以
袈裟遮圍,不令人見,為說金剛經。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
」,惠能言下大悟,一切萬法,不離自性。
遂啟祖言: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不生
滅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何期自性
,能生萬法。」
祖知悟本性,謂惠能曰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;若識
自本心,見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。」
三更受法,人盡不知,便傳頓教及衣缽。云:「汝為第六
代祖,善自護念,廣度有情,流布將來,無令斷絕。聽吾偈
曰:
『有情水下種,因地果還生,
無情亦無種,無性亦無生。』
祖復曰:「昔達磨大師,初來此土,人未之信,故傳此
衣,以為信體,代代相承。法則以心傳心,皆令自悟自解。
自古,佛佛惟傳本體,師師密付本心;衣為爭端,止汝勿傳
。若傳此衣,命如懸絲,汝須速去,恐人害汝。」
惠能啟曰:「向甚處去?」
祖云:「逢懷則止,遇會則藏。」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