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中道夭于眾難,世皆知笑悼,謂之不善持生也。至於措身失理,亡之於微,積微成損,積損成衰,從衰得白,從白得老,從老得終,悶若無端。中智以下,謂之自然。縱少覺悟感嘆,恨于所遇之初,而不知慎眾險于未兆。是由桓侯抱將死之疾,而怒扁鵲之先見;以覺痛之日,為病之始也。害成于微,而救之於著,故有無功之治。
馳騁常人之域,故有一切之壽。仰觀俯察,莫不皆然。以多自證,以同自慰,謂天地之理,盡此而已矣。縱聞養性之事,則斷以所見,謂之不然。其次狐疑雖少,庶幾莫知所由。其次自力服藥,半年一年,勞而未驗;志以厭衰,中路復廢。或益之以畎澮,而泄之以尾閭;欲坐望顯報者。或抑情忍欲,割棄滎願,而嗜好常在耳目之前,所希在數十年之後。又恐兩失,內懷猶豫,心戰于內,物誘于外,交賒相傾,如此復敗者。夫至物微妙,可以理知,難以目識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