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老人曰:蔡君父子俱隱此山,昨夜所宿之處,即其子也。又日;爾道氣甚濃,仙骨未就,入山饑渴,曷能久留此哉。俄折草一莖與師道,形若薑苗,而長尺餘,嚼味甘美。復令取泉水喫,次舉頭,已失老人所在。師道悲嘆不已,而覺食荼草之後,氣力輕健,愈於來時。卻欲沿山路尋宿處,其路已為棘蔓蔽塞,前去不通。卻迴招仙觀,眾道士驚異曰:此觀雖靈岳側近,蟲獸甚多,人罕能獨行,何忽去月餘日,實久憂望。師道曰:昨日方去,始經一宿。具言見樵人及宿處,又逢老人,道士皆嘆曰:吾輩雖同居此觀,徒為學道,知有蔡真人,無綠一見。


吾子夙有仙分,已見蔡君父子。其老人者,昔聞彭真人亦隱此山,豈非彭君乎。子一入山,遽逢三仙人。一日一宿,人間月餘矣。其實積習之命也。師道深自嘆異,駐招仙觀修煉逾年。後以親老思歸,卻迴問政山。每入諸山拾薪勵藥,或逢虎豹,見師道則垂耳搖尾,俯伏於地。師道以手撫而呼之,乃起隨行。或以薪藥附於背上,負之送歸而去。昔郭文舉居大滌洞,伏虎亦如之。歙之近山頗有猛獸而不為人之害者,自師道之感也。其親時問師道遊學所益,具陳其事。親聞之而喜曰:汝以孝養我以道資,亦幸為汝母矣。此蓋宿慶之及也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天道母元君 的頭像
    九天道母元君

    九天道母元君諮詢網-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