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每陞壇祈恩禱福,水旱無不應,致感動天地,慶雲呈祥,乃降褒美為逍遙大師、問政先生。師道道以資孝,遠不違親。親之在堂九十有五,丁憂之日,匍匐奔喪,負士成墳,絕漿過禮,便謀遁邇,冀遂初心。無何,馴騎繼來,詔命難拒。太祖見待益重,舉國莫不傾依。門人鄒得匡、王處訥、楊匡翼、汪用真、程守朴、曾景霄、王可儒、崔禪然、杜崇真、鄧啟遐、吳知古、范可保、劉日祥、康可久、王柄霞等,皆為入室弟子,傳上清法,散於諸州府,襲真風而行教,朝廷皆命以紫衣,光其玄門。至秦昊荊齊燕梁閩蜀之士,咸來逾紀,勤苦奉事。


師道常謂之曰:我無道術,何以遠來若此?弟子皆曰:若張君居蜀,天下之人悉往。師之隨其所修,各授以道要。群弟子執奴僕之役,久而不去者方得成仙,今悉是枯骨子孫,日逼朽腐,思避短景,希度長生,願無卻懇切也。然師道以仁慈接眾,言不阻違,隨其性識,指以道要,若久行霧露,餘潤漬衣,近羅沈檀,輕香襲體。由是居廣陵三十餘年,有弟子五百餘人。而師道胎息已久,煉丹有成,常欲歸彼故山。為逼睿恩,有違宿願。逮乎歲在辛未秋月,夢一人黑績朱衣,曰:先生道成久矣,天命迎之。先生寤而爽然,乃謂門人曰:我為仙官所召,處世非久。


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,異香滿室,雲鵠立庭,若真靈所集,言別解化於都下紫極宮,春秋六十有八。創玄墟於太平門外,弟子斂之,棺忽有聲,視之,若蟬蛻矣。後數日,人自豫章見之,領一髦角童隨行。道俗多識之,咸問:何為遠遊?曰:離南嶽多年,今暫往爾。所在多泊舊游宮觀。半年後,有人自長沙來,亦如豫章所見。復言衡陽路見歸洞靈源去,樵人言五十年後過此溪,果足驗矣。順義丁亥三月,大丞太師束海王恭按典禮奉還新安,立玄壇,給田莊,改故居為歸真院,仍表薦追贈鴻臚卿,賜冠劍法服等,恩禮優渥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天道母元君 的頭像
    九天道母元君

    九天道母元君諮詢網-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