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然《道藏·正乙部》有《老子微旨例略》一卷,張君房《雲笈七簽》中又有《老君指歸略例》一卷,近人王維誠以為當即王弼《老子指略》佚文,據以輯為《老子指略》,刊于《北京大學國學季刊》,樓宇烈先生收入《王弼集校釋》,而嚴靈峰先生《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》以為《老子微旨例略》(“旨”寫作“指”)當是王弼書之原名,疑“指”上脫一“微”字。
先秦兩漢莊周、韓非、河上公、司馬談諸人解老,各不同,王弼主貴無之學,于莊周所繼承為多。又此文中“此其大要也”一段,比較道家與諸子異同,論道家為諸子之源,則是諸子學之總論,于司馬談所繼承為多,而又下啟《抱朴子》之《明本》篇者也。又自司馬談、王弼文出,學者可謂生一種“要指”、“指略”之學,實亦學術隆降之一大關鍵。准此,王弼此文之重要已不待言。今加董理,以就教于學人。
此文據中華書局1980年版樓宇烈先生《王弼集校釋》整理,原文為繁體豎排,今改為簡體橫排,標點分段亦加調整。本文是由瀟雨整理排錄的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