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久之,河束巡撫使李嗣真與晉牧郭正一往姑射尋之,數日方遇於松下,戴角巾,披鹿裘而臥。乃曰:朝客何用逼野人乎?二子嘆曰:真高士巢由之輩也。嘗註《老子》、《周易》、《三禮》、《穀梁》,又著《高士傳》十卷,《神仙記》二十卷,《河束記》三十卷,《大周昌言》十卷,皆未行世。十六年,洪州大疫,有狂道人跨驢從五童,施藥市中,病者立愈。州以上聞土意其氳,驛召之,果氳也。然三召卒不至,乃柄息於洪崖先生之古壇,出入跨雪精,常服烏方帽,紅蕉衣,黑犀帶,短勦靴。五童分執六角扇、鐵如意、竿竹杖、長盈壺、常滿杯、文榴酒梳、自然榴杓 一云常服攏榛巾、六角扇、垂雲笠、方木凳、二玄書、葛木如意、魏惠壺、木柏杓,五童出入隨之。 往來城市,酣笑自若,人莫知其所言。


二十五年,范陽人得,二大牙,皆一尺八寸,以獻上。上遣使就問氳,答曰:頃見崑崙之下有蝦蟆,大者瑜百尺,殆是邪。天寶四載,年九十三,以四月八日黎明大霧,尸解榻上。郡人見其從五童冉冉上騰而去。是歲八月,復於晉州與里人劇飲,留衣履為別。至六日尸解,騰去亦如之,晉人藏其蛻於北源。祿山之亂,以靈響助肅宗。乾元中因申泰芝言豫章伏龍山有異氣,詔立應聖宮,塑肅宗像,以先生配焉。今紫清宮是也。德宗時,繼於晉州即其宅立廟,又於洪崖山尸解處立廟祀之,今皆為棲真觀。氳有詩三章傳于世,其一曰:去歲無田種,今春乏酒材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天道母元君 的頭像
    九天道母元君

    九天道母元君諮詢網-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