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師父亦曾說:人屍上實精英棺槨多年,化為魍魎,豈不是有光明邪?故知人之光明,隨物分了。且如一碗水,騰倒于百碗中,碗碗不能瀝盡,皆帶余濕,春元水已盡矣。人之光明不可散失,光明大則性大,光明小則性小,以此光明照察他人,真偽無遺,還能回光自照,則光明都在於己。惟有志之士能把握,不至散換。雖然,不得真功實行相配,則不能變化。有人曾問道于師父,答曰:外修陰德,內固精神。然有功德於人或及物,無得有恃賴之心。師父有詩云:“莫問天機事怎生,惟修陰德念長更。人情反覆皆仙道,日用操持盡力行。”若有一毫恃賴,則謂之住相,功德小卻。又知無為有為,本無定體。無為有所恃著,即有為也;雖有為無所恃著,即無為也。又何嘗有定體哉?

師曰:人多將自己光明照他人之過,無毫發遺貸,還能返照于己,則不復敢見人之過。師父每見人過,欲加教訓,而必先言曰:彼此眾生性,然後方言其過。其意謂彼與我皆有眾生性,我先沉者,是以先覺覺後覺也。其教人之道,曲盡如此。于中下人,則明明指教,但于有靈識者,則聊舉其意而聽其自悟。吾從師以來,體其動靜語默,無不是教,惟顧其學者如何耳。果能體究盡心,則日自有進。今之學者惟當自照,不可察人之過,如此行持,漸自有得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天道母元君 的頭像
    九天道母元君

    九天道母元君諮詢網-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

    九天道母元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