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必欲無報,莫如無業。業從身出,有身則有業,七情六欲,內外交攻盡心制禦尚有不能,若或縱之,動成其咎。玉陽大師有言最切,雲:欲要修行罵假軀。蓋言使人業根不絕而有死地者,皆為此假軀 也。能斷諸業根,使無其死地者,惟丹陽師父一人而已。若有一分之業未盡,則猶有一分之報。嘗謂萬法皆通一理,且陰陽家推人之命,謂如大率以十分內,有三分犯惡星曜者,而其性果有三分之惡。夫何故?以其前生習性中,有三分之惡未盡,其惡星蓋自感也,然遇物即有三分之惡,為對有十分,則十分為對。各隨已有之分數,或遭惡人、遇惡事之類是也。如影逐形,如響應聲,處處在在,無有可離之理。昧者不自知察,或遇人無故與己為惡,即欲忿去其人,殊不知外惡未去己惡轉生,比之元惡又不知加幾倍。此所以人多習至全惡,而終不自省。不如將己之惡去盡,則是無對,外惡何從而生?修行人止是自自治,或獨居,或與百千人居,亦止自治而已。既明此理,即要人當下承當,不然則來生又如是。何哉?蓋習性中帶著種子故耳。是謂種性。
或問曰:師嘗言人稟五行之性,皆習性所感化,亦此理邪?師曰:然。還能捩過,此來便是提挈天地,把握陰陽五行不到處也。故師父有雲:裂碎中間一點,便超得岸神舟。凡人心上物物無礙,方是圓成。若有一物過不得,則猶未也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